问:如果念佛号念不准,可以往生吗?净界法师答: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,可以以各种身相出现,入一切众生心想中。我之前看过敦珠仁波切修本尊相应法。他修的是文殊...
2024-07-30 13 净土法门
那么大方向我们在学习净土的时候,你要分成两块,第一个你要好乐净土;第二个你要尊重名号。好乐净土在《弥陀要解》分两个:一个安乐道,一个解脱道。第一个,你要学习净土会让你快乐的这一块。比方说净土的身心世界,“无有众苦,但受诸乐”,到了极乐世界你没有痛苦的感受,它所有的环境都是如意的,你眼睛看到的色尘、耳根听到的音乐、你所接触的人,都没有一种伤害性的、逼迫性的、痛苦的感受给你,那当然这个地方经典讲很多,我们就不再论述了,总而言之他的色身也没有病痛。当然净土他的饮食也不要经过追求,他思食得食,思衣得衣,你不用去工作,把你宝贵的八个小时,换取你的衣食,浪费很多的精神体力。所以你可以从安乐道里面,你可以规划出极乐世界的快乐,它的重点在于自然。
凡是一个快乐要经过追求的,就一定有过失,因为你要追求就有得失的问题了。娑婆世界的快乐,问题为什么这么复杂?因为它必须要追求,追求的过程就必须产生竞争跟对立,就有成败得失的问题。所以极乐世界的快乐,它最殊胜的是来自于它是自然的给你一种快乐,那是弥陀本愿的摄受。所以我们对于净土的了解,第一个是一个安乐的国土,这第一个。
第二个极乐世界是一种清净的国土。娑婆世界的快乐,很容易带动我们的欲望,我们会有一种更多的追求,所以我们看人世间没有一个人是满足的。他有了更好的房子,你应该满足了吧,不对!他只满足了几年,三年后、五年后他会看到更好的房子。所以娑婆世界的快乐,它会刺激你的欲望——贪欲,而这是一个无底洞啊,诸位!极乐世界的快乐,它不会带动你的欲望,它会让你“自然皆生念佛、念法、念僧之心”,因为它不是业感的,它是弥陀本愿摄受,所以极乐世界的快乐,是没有过失的快乐,娑婆世界的快乐是有过失的,你要付出代价的。
其实从佛教的因缘观,福报大的人比福报小的人更容易造业的,要小心,你今生的福报你弄得不好,你要付出来生痛苦的代价,因为你比一般人容易造业。因为你的业力,善业给你快乐的时候,它同时刺激你的烦恼,除非你很有定力。那么我们要说什么,就是说我们对极乐世界的了解,第一个它是安乐的,第二个它是解脱清净的,所以你在这安乐的环境当中,你不会产生放逸的烦恼。
所以我们透过唯识的一种思想的名言,我们可以重新对于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一种正确的了解,厌离娑婆,欣求极乐,这个就是唯识强调的善用你的名言,你用什么样的思想,你的思考模式很重要,你往哪一个方向思考,你就带动你的不同人生。所以从净土宗的正确思考,就是厌离娑婆,欣求极乐,这是第一个思考。
唯识学概要——225
标签: 净土法门
相关文章
问:如果念佛号念不准,可以往生吗?净界法师答: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,可以以各种身相出现,入一切众生心想中。我之前看过敦珠仁波切修本尊相应法。他修的是文殊...
2024-07-30 13 净土法门
诸位要知道:释迦牟尼佛在《阿弥陀经》当中,前后四次劝我们应当要发愿:众生闻者应当发愿,生彼国土,劝我们三次。我们看佛陀在经典上,他讲一件事情,大部分都...
2024-07-30 6 净土法门
问:关于往生的条件,在于深信切愿,弟子对这点也是深信不疑的,但弟子对于阿弥陀佛第十八愿里面提到的,唯除“五逆,诽谤正法”,有疑问:如果一个具备深信切愿...
2024-07-29 4 净土法门
如果靠自力到西方极乐世界去,第一是东南西北怎么辨别,第二,十万亿佛刹之遥远的地方,也有很多很好的地方,说不准会误认。 你看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,实际上...
2024-07-29 3 净土法门
【原文】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:今当为汝演说西方安乐世界,今现有佛,号阿弥陀。若有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,以此功德,临欲终时,阿弥陀佛即与大众往此人所,令...
2024-07-25 28 净土法门
最新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