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中,文昌帝君自述,由于他遇佛得佛开示救度,从龙趣里面出来之后又渐渐地行善积德、修行,命运变得越来越好。但由于原来的命债还没有偿...
2025-07-07 7 净土法门
在《文昌帝君阴骘文》中,文昌帝君自述,由于他遇佛得佛开示救度,从龙趣里面出来之后又渐渐地行善积德、修行,命运变得越来越好。但由于原来的命债还没有偿...
2025-07-07 7 净土法门
《经》是人终时,心不颠倒,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。 《疏》乘弥陀愿力摄持,不为平昔妄想攀缘,倾动其心,正念现前。 《钞》娑婆众生,虽能念佛,...
2025-07-07 7 净土法门
实际上这部经典却是具足华严的十玄门,那些有眼光的这些注经家也都认为这部《阿弥陀经》就是略写的《华严经》。那么《华严经》是甚深广阔的法门,所以他在,...
2025-07-07 9 净土法门
众生疑惑从何而来? 首先我们的疑惑是从二元对待的思惟方式当中产生的,但妙明本心是绝待的、无分别的。众生由一念无明妄动,就产生能所、主客的对待...
2025-07-04 12 净土法门
不动周遍同,就是不动道场,在一个菩提树下或者在道场不动,然而他的应化身可以周遍无量无边的世界。 毗卢遮那在华藏世界这个寂灭道场不动,然而他的报身...
2025-07-04 10 净土法门
问:现在佛教各种知见斗争坚固,不仅是不同法门之间,就是净土法门内部,对于同一个问题,也是众说纷纭,莫衷一是,都说自己是根据经典或古德说的,这是怎么...
2025-07-04 13 净土法门
相信了阿弥陀佛的名号的功德,他才会去执持啊!“执”就是执受;“持”就是不让它失去,就是牢牢的抓牢。但这个“执持”就是专念不忘,专念不忘的意思。“执...
2025-07-04 14 净土法门
问:作为佛弟子,父母去世应以佛教方式助念送往生,但如果遭到家人或亲属反对,我们应该如何应对?是随缘还是应该坚持? 答:父母去世,要尽量为他们助念...
2025-07-04 11 净土法门
问: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见到佛来接引,是往生的人心识所变现的,还是真有他方的阿弥陀佛来接引?若有他方佛来接引,别人为什么看不见? 答:临终现前的...
2025-07-03 16 净土法门
戒定慧是大乘通途教法的这种三无漏学,戒又叫毗尼,波罗提木叉——就是针对我们的烦恼、习气所建立的戒律的条文。 最基本的就是五戒:杀、盗、淫、妄、酒...
2025-07-03 9 净土法门
苦以折伏,乐以摄受。折则激其顽迷,而令起厌离。摄则扬其懈怠,而俾生欣乐。然后久在泥涂,始嫌污秽。乍闻净妙,浚起愿求。此大火聚,彼清凉池。炎烧众生,...
2025-07-03 11 净土法门
念佛之人,当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。然欲父母临终决定往生西方,非预为眷属说临终助念,及瞎张罗,并哭泣之利害不可。故欲父母临终得眷属助念之益,不受破坏正...
2025-07-03 11 净土法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