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应如何认识这个心,有没有这个心?在《楞严经》的开卷,实际上阿难尊者就是为我们末法的、愚钝的、颠倒的众生作一个当机众,来七处征心。 阿难尊者总...
2025-01-04 10 大德开示
我们应如何认识这个心,有没有这个心?在《楞严经》的开卷,实际上阿难尊者就是为我们末法的、愚钝的、颠倒的众生作一个当机众,来七处征心。 阿难尊者总...
2025-01-04 10 大德开示
我经常问很多的念佛人──你听到佛号的时候,你生起什么想法? 你说,诶,我听到佛号都没有想法。 那你没有办法往生!你没有想法,你就没有好乐心、没有归依的心。我跟你讲:你听到佛号的时候,你对这句南无阿...
2025-01-03 9 大德开示
问:请问师父,如果一个人已经受了五戒,而又毁破根本重戒,他透过忏悔真的能够恢复清净吗? 净界法师答:就是造罪了,这个业已经成就了,但是它还没有表现出来,忏悔当然就是这个业还没有成熟,才要忏悔。你今生...
2025-01-03 8 大德开示
无始时来界,一切法等依,由此有诸趣,及涅槃证得。 这以下无著菩萨就根据「薄伽梵」,这「薄伽梵」就是世尊,世尊在「《阿毗达磨大乘经》」当中,讲了一...
2025-01-03 27 大德开示
■首楞严王三昧它修学的过程,有什么特别的地方? 天台智者大师讲整个修学分成二个部分:一、缘修,二、真修。 我们刚开始修学是仰仗一个外在清净的...
2025-01-03 13 大德开示
信众:请问法师,打坐常会昏沉,应该怎么办? 法师:这个时代的凡夫众生打坐肯定是会昏沉。为什么呢?整个外部环境都是昏扰扰相,是动相;整个空气都不新鲜,水也都浑浊,而外境跟内心是同构对应的,所以我们这个...
2025-01-02 9 大德开示
[然平日则区区趋名竞利,虽百钱之物,亦不肯弃舍,而不自爱其身,何哉?或责以盗窃,或呵以禽畜,则怫然而怒,有至于终身怨憾而不可解者;有至于殴击而成狱讼者。彼盗窃禽畜之名,无损于吾身,乃恶之如是。是徒惜吾...
2025-01-02 7 大德开示
其实从佛的角度,没有人天乘、二乘,只有成佛之道,只有一条路,只是有人在成就一佛乘当中稍作休息而已。为什么有二乘、三乘呢?这是佛陀一时...
2025-01-02 5 大德开示
智者大师他提出了一种观心法门,其实它不是约心观佛,它所有的法门都是要会归到心性的。我们看智者大师的思想啊,他认为人不能只是修善念,你要把善念提升到...
2025-01-02 12 大德开示
我们看第二段: 问:实我若无,云何得有忆识诵习恩怨等事?答:然诸有情,各有本识,一类相续,任持种子,与一切法,更互为因,熏习力故,得有如是忆识等事。...
2025-01-02 5 大德开示
修行一定要先内观,再外修,如果你没有找到你的本来面目就修行,进步会非常慢。因为它是根本。我们以前会重视法力不可思议,会重视佛力不可思议,当然这两个力量对我们的加持力都很大,但是你一旦缺乏了自性功德力,...
2025-01-02 9 大德开示
有关三十七道品,我们看附表第六: 佛法的因缘观,主要就是苦、集、灭、道,有杂染的因果、有清净的因果。清净的果指的是涅槃,通往涅槃的道路呢,就是这...
2024-12-31 19 大德开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