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个,我们看所受用的国土: 己二、约所受用释 【又舍利弗,极乐国土,七重栏楯、七重罗网、七重行树,皆是四宝周匝围绕,是故彼国名为极乐。】 ...
2024-12-31 14 大德开示
第二个,我们看所受用的国土: 己二、约所受用释 【又舍利弗,极乐国土,七重栏楯、七重罗网、七重行树,皆是四宝周匝围绕,是故彼国名为极乐。】 ...
2024-12-31 14 大德开示
这个高慢心的活动,一般来说,它不太可能出现在初学者,因为初学者烦恼很重、业障很重,他自卑感都来不及了,一般会产生高慢的——老参!问题是:我们本来是...
2024-12-31 13 大德开示
世间上有很多我们认为的恶人,但是所有的恶人里面他都有他的善良的一面,只是在你面前展示的他是恶的一面。所以对这些恶人怎么办?我们不能以牙还牙,不能以暴力来回报暴力。 儒家有些方法,比如你可以敬而远之,...
2024-12-31 16 大德开示
选自大安法师《省庵大师-劝发菩提心文》讲记 下面看看人和人的关系:“当年恩爱,今作怨家。昔日寇雠,今成骨肉。昔为母而今为妇。旧是翁而新作夫。宿...
2024-12-31 12 大德开示
心能造业,心能转业。业由心造,业随心转。心不能转业,即为业缚。业不随心转,即能缚心。心何以能转业?心与道合,心与佛合,即能转业。业何以能缚心?心...
2024-12-31 12 大德开示
信心是很难的,它需要智慧。在《无量寿经》里面,佛非常感慨:人有信慧难啊!人有这种信心的智慧实在是太难了!我们一般人总是站在凡夫的立场去看待佛的能力...
2024-12-31 18 大德开示
印光大师说:我们菩萨六波罗蜜,其实只有四个法门,就是布施、持戒、禅定、智慧,这个忍辱跟精进不是法门,它是一种心理素质。他说:你这个六波罗蜜是成功失败,这个行力跟忍力是关键,所以印光大师说要「忍人所不能...
2024-12-29 13 大德开示
人如果业障重,妄念(杂念 就多,平时心浮气躁,不得宁静,打坐、念佛、诵经、持咒时杂念纷飞,有时甚至如脱缰野马无法控制。因此,妄念就是业障,也就是说妄念是业障的一种表象。消除业障的方法是念佛、忏悔、放生...
2024-12-29 19 大德开示
经云:财富从布施中来,贫穷从悭贪中来。长寿从慈悲中来,短命从杀生中来。尊贵从持戒中来,卑劣从破戒中来。庄严从忍辱中来,丑陋从瞋恚中来。高位从恭敬中...
2024-12-27 29 大德开示
我们解释一下,这个唯识的我空观怎么处理? 这个我执的情况有两种,当然它的引起就是五蕴——色受想行识。第一个是即蕴即我,一个是离蕴即我。 即蕴就是...
2024-12-27 24 大德开示
问:替小孩子拜忏,可是在梦中的时候,那个好现象出现的时候,却是自己的母亲口吐秽物出来,请问这个是消哪一位的业? 净界法师答:这个问题,我们现在《佛法概要》已经讲了一半了,你觉得你可以替一个人忏悔吗?...
2024-12-27 19 大德开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