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念佛之人,必须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。——印光大师】 念佛行人首先要把人做好。把人做好,实际上净业三福的第一福谈人天福就谈这个问题,跟儒家文化的内涵非常地吻合。 “念佛之人必须”...
2025-06-18 15 大德开示
【念佛之人,必须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。——印光大师】 念佛行人首先要把人做好。把人做好,实际上净业三福的第一福谈人天福就谈这个问题,跟儒家文化的内涵非常地吻合。 “念佛之人必须”...
2025-06-18 15 大德开示
佛宝、法宝、僧宝称之为宝,略有六义:一希有义,二离垢义,三势力义,四庄严义,五最胜义,六不改义。具如《要集》中说。——莲池大师《佛说阿弥陀经疏钞》 之所以把佛、法、僧称为宝,是引用《宝性论》中的六种...
2025-06-18 12 大德开示
问:请问法师,经常做很多梦,是不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妄念太多了?要如何念佛,才能令自己安眠? 大安法师:常做种种杂七杂八的梦,确实是说明你的心很散乱。 这里面有日常生活的烙印;或者是因为追求的目标没有...
2025-06-18 16 大德开示
闻法对一个修行人的重要性就好像空气和阳光一样。法是出生一切诸佛之母。菩萨成佛之后是无上士,没有比他更有智慧的,他都要拜师,就是以法为师。 但一个...
2025-06-18 9 大德开示
关于精进修行这一点,连外道都很强调。 有一个修仙道的,拜了一个老师。老师说你想修仙道啊,就给他一个木钻子,让他用这个木钻子先把一块很大的石头钻通...
2025-06-18 16 大德开示
佛经常常讲要少欲知足,知足常乐。欲望就是烦恼的表现,欲望太高,就很难有幸福有快乐。 在凡夫层面,虽然我们还不能完全断欲,但至少要做到少欲,或者叫...
2025-06-18 11 大德开示
法然上人《念佛法语》: 「无口传而见净土法门者,见失往生之功德也。其故者,往生极乐之教,上劝龙树、天亲,下至末世之凡夫、十恶五逆之罪人。然而,自...
2025-06-18 15 净土法门
在他四岁时,他的母亲由于家庭不和睦,就气得上吊了。他的父亲也是败家子,把一点家产都败掉了,然后就甩手当兵去了,所以这位真华法师童年就成了孤儿了。幸好还有个祖母相依为命,然而他的祖母就在他十一岁那一年,...
2025-06-17 10 大德开示
居士:面对这缤纷的世界,如何保持内心清净? 法师:你首先要看到这缤纷世界的幻相,是肥皂沫,虽然五光十色的,但很快就会消失。这就是无常、苦、空啊!不要被五欲六尘的幻相所迷惑。 为什么心不清净呢?这缤...
2025-06-17 16 大德开示
居士:作为佛教徒、学佛者,应该有怎样的心态对待钱财? 法师:对钱财,我们作为学佛人要有正确的心态。 钱财本身,是凡夫之人不可缺少的,称为外命。我们生命是内命,钱财是外命,离开钱财,大部分人是没有办...
2025-06-17 14 大德开示
念佛的方法是从当下这一念下手。这一念是虚妄的——起念皆妄,但是阿弥陀佛名号是清净的——至极清净的境界。 我们的妄念无量无边,天眼来看都看不清楚。那么现在我们也不管妄念多少,只要提起这句六字洪名,就能把...
2025-06-17 11 净土法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