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说一句话,多念一句佛;打得念头死,许汝法身活。这四句很平白的话,但是非常值得我们铭记——落实在行为当中。“少说一句话”,我们这张嘴巴——三寸不烂之舌,每天唠唠叨叨说了多少没有意义的话:东家长西家短,...
2023-12-05 35 大德开示
少说一句话,多念一句佛;打得念头死,许汝法身活。这四句很平白的话,但是非常值得我们铭记——落实在行为当中。“少说一句话”,我们这张嘴巴——三寸不烂之舌,每天唠唠叨叨说了多少没有意义的话:东家长西家短,...
2023-12-05 35 大德开示
问:弟子的丈夫在国内一所大学某机关任职中层干部多年,他自己感觉工作只用不到一半时间精力就能完成,才能不能全部发挥。他想继续往上奋斗,但没有机会更没有关系;想换工作,感觉干什么好像都没有意思。对于佛法,...
2023-12-05 20 大德开示
我们如果修行念佛法门,奉行净业三福,但为世间的尘劳业缘所夺,不能专注在念佛法门上,这是我们的业障。这个业障实际上你是可以突破的,就看你的发心,就看你的立志。如果能够立志在净土法门上,哪怕你就是碰到人生...
2023-12-05 30 净土法门
在这个世风日下的减劫世间,人和人之间很难说信任二字,现在人和人之间确确实实不要说互利对等,甚至他不恩将仇报就已经算作好人了。...
2023-12-05 32 净土法门
早上睡眠之后,你坐起来,在那夜气清明之际,静坐,回光返照,像曾子一样的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反省自己。你反省自己,就问一问自己。 这里提出十一点,都是反省自己。...
2023-12-05 32 大德开示
念佛回向,不可偏废。回向即信愿之发于口者。然回向只宜于夜课毕,及日中念佛诵经毕后行之。念佛当从朝至暮不间断。其心中但具愿生之念,即是常时回向。若夫...
2023-12-05 35 净土法门
《华严》一经,王于三藏,末后一著,归重愿王。但宜尊重《华严》,不可小视余经。以诸大乘经,皆以实相为经体故。《华严》之大,以其称性直谈界外大法,不摄二乘等故。《法华》之妙,在于会三归一,开权显实,开迹显...
2023-12-05 14 大德开示
若夫信心真切,行愿专一之问答,理虽的确,但未能发或人之信心,伸自己之主见。今代为答曰,吾已遍研教理,普亲诸圣,故能如是。岂寻常所谓研究亲近者哉。何以言之。净土法门,释迦弥陀之所建立也。文殊普贤之所指归...
2023-12-05 10 大德开示
二位令亲在堂,宜以净土法门,感应事迹,常时解说,令其发欢喜心,信受奉行。若不以此为孝,则纵能尽世之所谓孝者,究竟于亲有何利益。大禹,大圣人也,不救...
2023-12-05 26 净土法门
问:极乐世界的光明怎么样?印光法师答:极乐世界,不但佛之光明无量。即树网池台,各有光明。言昼夜者,略明时分。何可以此间日光已落,黑暗无观者为夜乎。不观无量寿经以鸟栖花合为夜乎。然彼世界,与此世界,天渊...
2023-12-05 16 净土法门
佛法至今,衰残实甚。茫茫众生,如盲无导。纵有一二知识为之开示。以业深障重故,正智不开。虽闻正法,不生信向。纵生信向,亦属浮泛。如醉如梦,了无定见。...
2023-12-05 22 大德开示
如来说经,报通三世。凡人生子,略有四因。报通三世者,第一现报。谓现在作善作恶,现生获福获殃。如士子习举业,现身得功名。此凡眼能见者。第二生报。谓今生作善作恶,来生享福受罪。如祖父重斯文,子孙方发达。此...
2023-12-05 23 大德开示